Q1.要作為活體腎臟移植捐贈者須具備什麼條件?
1. 年齡在20歲以上的健康成人
2. 兩個腎臟功能皆正常
3. 無糖尿病、高血壓、肺結核等慢性疾病,無腫瘤病史或具高度傳染性疾病(如:AIDS)
4. 自願捐出腎臟,且動機純正
Q2.捐贈一個腎臟,對捐贈者健康會有什麼影響?
在正常狀況下,人體捐出一個腎臟後,另一個腎臟能負擔起全部的腎臟功能,對於整體身體的生理功能並無不良影響,對於本身壽命也不會造成影響。至於多數人擔心的「腎虧」現象是不會發生的。
Q3.捐贈前要做些什麼檢查?
1.驗血型及組織配對檢查,並做交叉配對試驗;
2.抽血檢驗腎功能,作尿液分析、尿液培養檢查,混合淋巴球培養;
3.心電圖、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腎臟電腦斷層檢查與腎臟功能核子醫學檢查;
4.精神科會診評估、社工評估
Q4.腎移植手術有什麼危險性?併發症?
腎移植手術和一般手術一樣,可能會有的危險包括:傷口感染、肺炎、氣胸、肺栓塞、對麻醉劑過敏、出血…等。
Q5.捐贈腎臟手術後多久可以出院?多久可以回復正常生活?
平均術後5—7天即可出院,出院後注意傷口照顧,沒有不適情形,是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的。
Q6.活體腎移植手術需要自費嗎?健保有給付嗎?
不需要自費,目前健保是有給付的,您僅需要負擔部分費用(如伙食費或額外的病房費用)即可。
Q7.什麼是腎臟移植?
腎臟移植是指將有功能的腎臟(通常由腦死病人家屬同意捐贈或是五等親親等健康家屬捐贈)移植至受贈者身上,以取代失去功能的腎臟,發揮應有功能的一種移植手術。
Q8.哪些人適合接受腎臟移植手術?
大部分末期腎衰竭(尿毒症)的患者,須仰賴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維持生命者,幾乎都合適做腎臟移植,除非患者本身有其他禁忌,例:惡性腫瘤、全身感染、嚴重心血管疾病、凝血機制混亂、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心衰竭、精神病、嚴重泌尿系統先天畸形、AIDS等。
親屬活體捐腎手術說明
移植的日期由捐贈者和接受者協調決定,尤其要考慮捐贈者的健康狀態,工作和社交生活。捐贈者先至移植門診進行醫學評估,如驗血、組織配對等及核醫等相關檢查後,若無特殊情形,繼續進行精神科、社工師的評估。術後捐贈者大約需住院約十天左右,在家中休養約一個月左右。一般人只需要一枚腎臟就可符合生理的需求,手術方式是以腹腔鏡或傳統開腹手術,切除一側腎臟及輸尿管,以便移植至接受者體內。
捐贈手術的時間約4小時,術後的傷口疼痛可以用止痛藥物控制。出院後,捐贈者的日常生活不會因捐贈一枚腎臟而受影響。至於接受者其腎臟植入手術與屍腎移植完全相同,如果在半年內沒有發生排斥現象,一般預期其腎功能將很好。
血型不相容、交叉試驗陽性活體腎移植
以往活體捐腎因血型不相容或與捐贈者交叉試驗陽性而無法進行活體腎移植,台大醫院自民國93年11月已成功完成首例血型不相容活體腎移植。手術前受贈者必須接受血漿置換術(Plasmapheresis)及免疫抑制藥物等治療,先前受贈者於手術中需接受脾臟切除術,而台大醫院95年3月成功完成免切脾臟血型不相容活體腎移植,因此受贈者毋需受脾臟切除之苦。
您有這個孝心當然很好也很讓人敬佩,但首先您得通過評估,最好也能取得令尊令堂的同意。
要保護腎臟,每天飲食清淡,避免高油、高鹽、高糖,更應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或湯汁,別道聽塗說亂吃藥物。
腎病症候群患者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及配合,也是避免腎臟功能快速惡化,最終面臨終身洗腎危機的重要關鍵。以下是營養師及中、西醫師所提供的建議:
一、飲食調整並戒菸、酒:署立雙和醫院營養師陳雅珍表示,飲食調整應以維持理想體重,少油、少鹽、少糖的均衡飲食為基礎,再適度調整鹽分(鈉)及蛋白質的攝取。
二、多喝水:由於環境四周的化學成分太多,再加上藥物及飲食添加物太多,所以郭克林認為,保護腎臟的方法首先就是「多喝水」(理論上喝水量至少要超過2000 cc才夠),幫助腎臟過濾掉廢物,並減輕代謝的負擔。但要注意先確認身體是否有造成水分排不出的疾病,比如心衰竭、肝硬化或是已經有水腫症狀的慢性腎臟病等,這些疾病的患者飲水量是必須加以控制的。
三、乖乖照醫師處方吃藥,非有必要,不長期服藥,也不隨便吃來路不明的藥:呂至剛再三強調「與醫師合作及配合吃藥」對於延緩腎功能惡化有很大的幫助。劉文勝也補充說道:乖乖吃藥也是一種好的生活習慣!
留言列表